今天: English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
X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快报

应英国内政部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的邀请,2014年12月1日至8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孙德明主任委员、岳秉飞副主任委员以及庞万勇秘书长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访问和学术交流。与代表团同行的有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黄敏副司长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张志军副院长率领的中国政府化妆品及医药代表团的6位代表。英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和创新处卫生与社会保障政策项目经理尹鸿静女士陪同了访问。

代表团一行抵达英国后,由英国内政部科技司副司长兼实验动物监管处处长Judy MarcArthur Clark博士在位于伦敦的农场主俱乐部主持了接风晚宴,参加会谈和晚宴的还有英国药监局的评审官员David Jones先生、实验动物监管处政策官员Susan Kohler女士以及英国驻欧盟主管健康技术和化妆品政策的官员Roman Mokry等。

第二天,英方在英国内政部大楼会议室举行了正式的见面欢迎会,会议由Clark博士主持。英国内政部次长Lynne Featherstone阁下首先致欢迎辞,对中英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领域交流所取得的巨大进展表示祝贺,希望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并和中方代表交换了礼物。随后中方药监总局黄敏副司长和福利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德明教授分别致辞,介绍了中国在重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对进一步深化双方科技交流,促进国际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事业的发展表达了意愿。

Clark博士做了题为“政府承诺---致力于在科学研究中减少动物的使用”的报告,介绍了英国实验动物使用的趋势、政府的承诺以及目前采取的行动。英国政府在2014年2月制定了一份跨部门的联合计划“Working to reduce the use of animals in research”,即推进3R原则的使用、使其处于科学研究项目的核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对3R方法的采纳;以及在没有可采用的替代性方法时促进对动物使用的理解和认识。英国正致力于提高动物使用的开放与透明度,如调查公众对在科研中动物使用的态度;收集和发表关于科研操作对动物真实影响即动物福利受影响严重程度的数据;由学术界和企业界牵头制定关于开放和透明的协定;由政府部门牵头负责对机密内容的审核、力求达到监管平衡以保留住公众信心。

随后的几天行程,代表团进行了密集的参访和10多次的座谈交流。

代表团在内政部,会见了UFAW(大学动物福利联合会)的首席执行官Robert Hubrecht博士、Huw Golledge博士,以及英国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Landers教授。UFAW是一家独立的注册的慈善机构,致力于开发和推广、通过科学和教育活动改善全球所有动物的福利。Hubrecht博士介绍了UFAW在实验动物福利方面的一些科研进展、  UFAW资助的奖学金项目以及一些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有关动物福利的文章。Hubrecht博士展望了和中国在实验动物福利方面可能的合作,以及欢迎更多的中国大学加入UFAW的LINK  项目(即加盟项目),并向孙德明主任赠送了实验动物福利方面的新专著。

在英国国家3R研究中心(NC3Rs),代表团和药监总局代表团一道拜会了NC3Rs的首席执行官Vicky Robinson博士、创新和转化部负责人Kathryn Chapman博士、毒理和监管科学(环境)项目经理Natalie Burden博士等。Robinson博士介绍了NC3Rs的管理框架、经费来源(每年的经费约800万英镑)、运营模式、2004-2014工作报告以及2015-2025展望等。Chapman博士作了题为“Working with the pharmaceuticals and biotechnology industry”的报告,其中关于毒性试验中恢复期动物的设置问题,如药监部门和健康药业公司内部对相关指南关于恢复期动物设置内容的解读以及对相关实验数据的关注度,引起了药监局代表、动物福利代表等的热烈探讨。Burden博士作了题为“Working with chemicals and consumer products sectors”的报告,与会的专家对化妆品的安全评价、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建立和验证等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代表团还会见了英国实验动物学会的理事长David Anderson兽医师。Anderson理事长作了题为“Update on EU regulation on the care and use of animals in scientific procedures (Directive 2010/63)/Overview of the role of LASA/FELASA”的报告,介绍了欧盟实验动物福利指令(Directive 2010/63)执行的一些最新进展、英国实验动物学会和欧洲实验动物联合会的概况。代表团对欧盟指令中的一些内容、在欧盟成员国的执行情况和理事长进行了探讨,并交流了实验动物学会在实验动物监管、教育和培训、科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代表团在英国内政部与英国政府实验动物主管部门进行座谈和深入的交流,重点探讨了英国是怎样起草并实施实验动物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英方详细介绍了英国政府有关实验动物的监管体系,即有3个层面的许可证:设施许可证、项目许可证和个人许可证。根据实验动物监管处2013年的年报,2013年全英国本土现有180个设施许可证、2500个项目许可证和15000个人许可证。代表团对英国实验动物管理的具体管理模式以及相关常见多发的“违法、违规”情形,以及查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和英方主管官员进行了讨论。

在实验动物监管处政策和行政负责人Reynolds先生的陪同下,代表团参观了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实验动物设施,包括啮齿类动物的屏障和普通级设施以及现代化斑马鱼设施等。对共同感兴趣的技术和管理议题进行了讨论,如转基因动物的净化、运营成本、资金来源、动物福利措施、动物健康监测情况和实验用鱼的标准化等。具了解,该设施是英方为代表团特意安排参观的英国大学中较为典型的实验动物实施。该设施,人员进出频繁,人员流动性大,动物种类和实验多样化,基因修饰动物已经占大部分。其日常管理和动物福利及生物安全等方面对中国的相关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性。

代表团在内政部大楼会见了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的首席科学家Maggy Jennings博士和实验动物科学部副主任Penny Hawkins博士。Jennings博士简要地介绍了RSPCA的宗旨和运行模式,她们的年度经费约1.2亿英镑,主要是来源于社会捐赠。她介绍了RSPCA,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最悠久的动物福利慈善机构,其终极目标是终止动物实验,但和激进的动物保护组织不同的是RSPCA的策略是通过宣传活动来提高动物福利标准、通过推动立法来提高动物福利、通过调查动物受虐事件和起诉虐待动物者来传递对动物虐待的零容忍、以及通过科研来推行动物福利。她还介绍了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委员会(AWERBs)的一些情况。在英国内政部主管实验动物事务,负责正式的伦理审查和批准,而根据英国法律和欧洲指令,实验动物单位必须建立AWERB。RSPAC积极参与并推动AWERB的建立和运行,并发布了一些指南如与英国实验动物学会合作在2010年出版了《伦理审查的操作规范》。据了解,从1999年起,RSPCA组织了伦理审查委员会的非科学家委员和其他委员的一些论坛,提升了伦理审查委员会充分行使其职能的能力。

Hawkins博士还是英国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她介绍了该委员会的一些工作重点,并回答了我们代表团的有关问题,如专家委员会的职责、委员的遴选、经费来源等。

内政部实验动物监督官员Rick Carver  兽医师向代表团简要介绍了他们在审查项目中的一个很重要内容即利弊分析(Harm Benefit Analysis),这是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性问题。Carver  兽医师将应邀亲赴北京,在明年3月份举行的第二次中英国际论坛上就此议题进行专题演讲。

代表团还到伦敦以及英国南部的剑桥大学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对英国的传统科技成就和现代科技进步及其完善的管理体制进行实地的感受。目前,在伦敦市内,正在兴建一座新的特大型实验动物设施,主要用于儿童疾病及恶性肿瘤的研究。

在结束访问前的座谈中,代表团团长孙德明主任对英方和周密的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双方对今后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展望。孙德明主任提出今后要在办好国际论坛的基础上,加强在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等领域的科研合作、信息共享以及互派科技专家和年轻科技骨干交流访问等。经过商定,《中英第二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论坛》将于2015年3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召开。

英国作为欧盟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倡导国,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方面有一百多年的经验积累。本次访问是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福利伦理委员会成立以来的首次出访,虽然访英时间紧、节奏快、内容多,但收获颇丰,对英国的实验动物监管体系特别是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先进经验做了较详细的了解、对科研单位和药企的实验动物管理进行了拜访和了解、会见了涉及实验动物福利的方方面面的机构和代表。

几天的深入交流和实地了解,英国在实验动物管理特别是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科技及管理方面给代表团留下了很深刻印象:

1、英国实验动物管理有明确的法律为依据,福利伦理的依法监管是管理的一个重点,而且有100多年的管理经验。

我国还没有实验动物管理的专门法律,国家科委1988年发布的“行政法规”,尚在修订中。

2、政府主管部门即内政部设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监管机构和编制。内政部科技司的实验动物监管处有40多名官员,专门负责全英国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虽然有主管部门,但是政府没有专门的机构。

3、英国特有的国家实验动物审查员制度。目前,实验动物监管处设有22名监管官员,并划片分管,直接进行实验动物设施、项目和从业人员现场的日常监管。各实验动物单位,还设有由内政部实验动物主管机构任命的“内部监督员”,深入配合政府的管理。

我国没有专门负责现场的监管人员,缺少实验动物管理的最重要的和最后的一个环节。

4、中央政府对实验动物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以统一管理执法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地方政府不再设实验动物管理的机构。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有省级地方管理部门,但不健全,一些省份目前还面临着实验动物审批监管权力进一步向地市下放的压力。

5、实验动物实行完善的许可证管理制度:设有设施许可证、项目许可证、人员许可证。

我国实验动物设施许可证面临着缺乏国家法律依据的尴尬境地,没有项目许可证制度,“人员上岗证”也缺乏国家法律的依据。

6、政府很重视英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国家设有专门3R中心(国家实验动物替代、优化和减少中心),政府每年有专门的财政拨款,目前每年800万英镑,用于国内科研的资助。

我国没有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专门科技的机构,更没有固定的财政投入。

7、英国政府对实验动物的依法管理,非常注重公众的满意程度,注重政府管理的信息公开。政府的管理不断在公众信任度和满足科研需求程度方面寻找平衡点。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注重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公众对实验动物福利关注度较低。

8、英国的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工作,民间社会组织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仅“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每年的经费就高达1.2亿英镑,并辐射国外。

我国的动物福利民间组织刚刚起步,他们缺少法律依据和经济上的支撑。少数国外激进的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参与其中。

英国上述8个方面的特色及经验,也是我国实验动物及其福利伦理管理工作较为薄弱的环节。

然而,众所周知,我国与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度和管理体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国情、社会及科技发展水平也不同。我们对英国的先进经验,需要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和消化,吸其精华。相信,中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代表团成功的首次访问,进一步扩大对外科技和管理的深入交流,对于推进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实施,对即将进行修订的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修订都是有借鉴或帮助的。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

            二零一五年一月八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Copyright © 2014 lawec.org.cn 京ICP备14049810号 制作:时代中广传媒